中日採務實外交  雙方矛盾猜疑未解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8/10/31 09:00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中日關係破冰,最大推手無疑是特朗普
  • 習近平回落實回訪,顯示雙方仍有猜忌
  • 與美國安全關係,對日本是必不可少

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啟訪華之行,這是日本領導人7年來首次對中國正式訪問。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下,兩國採務實外交破冰。但中日兩國是戰略對手,且有諸多歷史、主權矛盾未解,習近平至今還未明確接受安倍邀請,出席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,可見雙方矛盾猜疑未解,關係隨時生變。

中日此次破冰,最大推手無疑是因特朗普。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,中美關係緊張,迫使北京必須尋求同周邊國家改善關系,安倍訪華正好提供了契機;而日本也面對美國貿易壓力,也趁機會與中國改善關係,增加與美國談判籌碼。在這個背景之下,雙方均採取務實做法,避開爭議只談合作。

安倍訪華獲禮遇  中國低調處理爭議

在這個問題上,中國顯得更為主動。安倍訪華得到異常的禮遇,中國此次非但沒有在日本侵華歷史上大做文章,更對日本內閣府副大臣左藤章等71名國會議員,於10月18日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反應低調。對於日本在9月中旬首次派遣潛水艇和直升機航母,到南中國海舉行軍事演習,中國也沒有強烈抗議。

陪同安倍訪華的日本企業代表團成員超過500人,顯示兩國對修復經濟關係的重視。總理李克強透露,中日企業達成了50項合作協議。雙方也討論了共同打入第三方市場等領域的合作。兩國簽署了總值約2000億元、為期三年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;中國銀行東京分行並獲授權為人民幣業務清算行。這將方便日本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。

日美經濟有摩擦  安全保障卻堅如磐石

不過,若以此認為中日關係重新進入蜜月期,那未免過於樂觀。從日本對華關係歷史、政治現實來看,戰後的日美雖然在經濟方面發生摩擦,在安全保障方面卻堅如磐石,日本在外交上也跟隨美國,起碼是要照顧美國一方的看法。事實上,中日就算在安倍訪後華,雙方仍是心存猜忌。

首先,習近平沒有明確接受安倍邀請,出席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。日本盡管同意兩國在第三方市場合作,卻避免公開肯定中國的「一帶一路」戰略。

而安倍在回國後隨即迎接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。安倍力推的印度洋—太平洋外交,已經被特朗普升格為印太戰略。國際輿論認為,其針對中國崛起的意圖相當明顯。

日在地緣戰略  定位為抗衡中國力量

在地緣戰略上,日本也正在尋求把自己定位為該地區與中國抗衡的一股力量。上個月,一艘日本潛艇首次參加了在南中國海舉行的軍事演習,隨後訪問了越南。這表明,日本準備與其他國家一道,反對中國在這條關鍵航道上的領土主張。此外,中日6年前在釣魚島問題發生爭端後,中國海軍一直在繼續施加壓力,向釣魚島水域派遣海警船隻,日本一直保持警惕。

考慮這些擔憂,日本正積極參與包括美國、印度和澳大利亞在內的所謂的「四方聯盟」,來抗衡中國。

澳洲國立大學澳日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史郎·阿姆斯特朗(Shiro Armstrong)表示:「重要的是,與美國的安全關係對日本來說必不可少,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商量餘地,這是日本在改善與中國和其他國家關係時需要保護的東西。」

因特朗普而開啟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變動,促使中日各取所需地務實改善關係。日本期望在中美之間尋找平衡,以獲取最大利益,這正是日本務實外交最核心所在。因此,中日關係雖然似步回正軌,但中國對日本仍是步步為營。中日關係最大變數仍在美國,目前的友好狀態分分鐘反轉。無論如何,中日減少對抗,還是為區域國家所樂見。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
撰文 : 高青
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